记者3月14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秦咸阳城府库建筑遗址考古发掘圆满结束。
秦咸阳城府库建筑遗址位于渭河以北的宫区西部,2016年至2018年进行主动考古发掘。三年间共计揭露面积4400余平方米,确定该组建筑本体平面呈曲尺形,方向80°。东西长105.8米,南北宽20.3米,四面垣墙宽2.4米,复原高度约4.9米。内部夯土隔墙宽3.3米,三层夹筑,将主体建筑分隔为5个房间。另外还有一处小面积的附属建筑。
出土遗物表明,府库的不同房间内曾存放纺织品和铜钟、石磬国家礼乐器组合,并有与悬架、敲击有关的配件和小型乐器。小件铜饰件上有“博望”刻字。根据“博望丞印”秦封泥、岳麓书简《三十五年質日》“四月十四,壬申,宿博望乡”简文等资料,“博望”可能是县或乡,所指位置在今河南省方城县西南,包括南阳县、方城县的一部分,而汉武帝时期在今西安市附近还曾设博望苑。
专家认为,从建筑结构、营造过程、配套设施,从建筑本体到近邻附属设施到外围生产制作、管理区,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信息链。而通过解剖确认的建筑顶部焚烧倒塌堆积与地面挖掘痕迹的叠压关系,也厘清了建筑损毁次序,解释了多处地面坑洼不平的成因,为分析府库内储藏物品的种类、排放方式提供了辅助资料。三年的工作,从点入手,不断扩大外延的工作方式,为分析咸阳城空间布局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文博会)将...
书法创作与展览、批评、学术互动如何融为一体?中国书法家协会...
在世界医学史上,外科早于内科,开颅术无疑是最复杂的外科手...
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和各种新材料构成的当代大都市中的人们,日...
一个君子不能仅仅是个画家,他应该是个学者或者诗人,至少也...
随着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