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吹过,树叶簌簌而动,头顶的槐花落在琴弦上,一声苍古的声音响起。不远处就是浓绿的秦岭,山脚下的小院里,37岁的李江伟与古琴相伴,过起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他并不想当什么隐者,只想找一个能够安心制琴的地方。 2008年,李江伟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继而在美院雕塑系做起了老师。这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职业,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李江伟与琴箫相伴。箫自幼研习多年,古琴则是从少年时就喜欢的乐器。2010年,李江伟开始自己斫琴,小区里的单元房成了他的工作室。时间久了,既怕吵到邻居,又厌烦四周的工业声音,2015年春天,李江伟索性辞去老师的工作,租住在秦岭山脚下,专心致志地当起了斫琴师傅。李江伟说,斫琴的初衷是为了能有好琴弹,也是为了更好地操琴。图为寂静的小院是李江伟自己的世界。 4月底,记者从西安出发,车程1小时左右,到达终南山麓南五台山口,山脚下的一处院子,就是李江伟的工作室兼住处。正值春末,不大的院子被绿色包围,小院门口是一片油菜花地,坐卧的猫咪睥睨着远道而来的人。门外用碎石铺出一块平地,院墙的红砖上又砌了一排灰瓦,这些错落有致的点缀都是李江伟入住后动手改造的。 院内,靠墙堆放着从南方收集来的陈年杉木,李江伟说,斫琴讲究用放置数百年的老料,老木不易变形、开裂,木性稳定,做出的古琴声音清亮幽长。每年,他都要抽出一段时间,去南方收集斫琴的老房梁木。院中间,摆放着一张木工台,李江伟要在这里完成开面、挖槽、调音等斫琴的一系列步骤,东侧的厢房被李江伟改造成了候干的窨房。操琴要心静,斫琴讲究慢。从选料到制成,李江伟一年至多能斫出一到两把自己满意的琴。图为山涧回荡着悠扬的古琴声。 ![]() |
宁夏金丝路正式开盘 万众瞩目金色丝绸之路...
金门161栋古洋楼多成危楼 紧急抢救抢救其中两栋...
南昌海昏侯墓:发现墓主完整牙齿 已送做DNA监测...
北京首次普查可移动文物 总数居全国前列...
北京首查可移动文物家底儿 638万件列入名单...
海昏侯刘贺身高超170cm腰挂书刀 腹中存香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