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办,山东观象美术馆承办,南京十竹斋、香港集古斋、山东天承艺术中心、雅昌艺术网、山东省凝远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协办的“修屿问道——冯超绘画艺术展”,将于1月7日下午3:30在山东观象美术馆(济南市共青团路1号山东省文物总店4楼)开幕。
![]() 圣域 自此以后,古意便成为了中国画创作与品评的重要标准,它即是绘画创作的尺标,又是解读古画的钥匙,影响了后世中国画发展的路径方向与品评的格调趣味。时至今日,如何面对古意,尊崇传统,即是中国画所面临的一个时代问题,也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画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代实力派青年人物画家冯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作品古意盎然,格调高雅脱俗,为赵松雪“古意说”的践行者,亦为新时期中国画创作的佼佼者。 ![]() 仿宋千手观音 ![]() 观音像 ![]() 祥莲图 至于布色落墨,在约略浓淡间,则根据人物的动作态度,屈曲向背,分布远近,或用淡墨轻染、浓墨重涂,或以淡色渲染、重色烘托,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墨与色化,与线条的趋势走向相统一,共同构筑出物象的神韵气骨,酝酿出超越自然的力量。 无论谁看到了冯超腕下的罗汉、道人与方士,除了赏心悦目之外,都有叩击心灵的震撼。这种赏心悦目来自他下笔果敢,行笔流畅,收笔迅捷,绝无矫揉造作之态的高古笔法所传递出的淡淡古意,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卢楞伽、贯休屈铁盘丝般的铁线描与吴道子、武宗元行云流水般的莼菜条在交织与撞击中所迸发出的视觉张力。冯超绘画艺术的最撼人之处,来自他对道释之学深刻的顿悟瞻仰,从中倾诉他最真挚的心声,诚如古语所讲:“化机勃勃生灵异”,将其虔诚的立雪求道之情转化为腕下笔墨的大千世界,释者慈悲枯槁,与世淡泊,道人相貌清奇,纤尘不染,整体画面气脉贯通,浑然一体,充盈着禅机妙趣,筑造出震撼心灵的视觉饕餮。 在浮躁的今天,人人都在谈新,崇尚创新,人们为之趋之若鹜,媒体为之大肆鼓吹,大有万众追新之势。近年来新国画、新水墨、新工笔等概念的提出,就是整个社会崇新、拜新思潮在画坛的集中体现。岂不知,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中国画并不是愈新愈好、愈新愈佳,而是愈古愈新,愈古愈妙。 中国绘画史上,每次复古运动,都将中国画向前推进一大步,如文首提到的赵孟頫,力倡复古,首推“古意说”,引领了元四家的出现,创造了元代绘画的辉煌,奠定了元代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巅峰地位,直至今日,宋元仍是中国画不可攀越的一个高峰。明末董其昌,同样倡导复古,集古法之大成,自出机杼,影响了整个清代的绘画走向,陈洪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八大山人、石涛无不都是沿董氏的复古衣钵而加以发展。复古并不是简单的摹古,更不是泥古,而是从古代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为再次的崛起迸发积蓄能量,使前代的优秀风格再次复活,是返回原点之再出发,是中国画自我净化后的涅槃重生,是艺术家灵魂的洗礼与升华。复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冯超的绘画,不是笔笔求新、求异,而是笔笔求古、求意,在近来创作的蕃人礼佛、司马相如、蒙童求学、闺阁仕女等题材中,也可体味到类似的探求。他在筚路蓝缕的寻古中,与古人的片纸残墨白刃相接,贯颐奋戟,在艰辛苦涩的探古中,将传统经典煮弩为粮,穿荆度棘,完全按照传统的套路去修炼自己的功力与境界,犹如狮子搏象,不遗余力,从而在求古的过程中提高了修养,在无限的接近古贤巨匠对艺术探索的边缘,在较高的界面上完成了自我的升华。因此冯超的作品既带有从五代、宋元穿越而来的古意,又有自己独特的面貌与气息,在一片求新立异的氛围中,不求新反为新,与当代浮寄孤悬的“新水墨、新工笔”拉开了距离与层次。冯超对艺术的探寻看似逆时代而行,实则是在深悟传统基础上的顺风疾驰,显示了他不随波逐流,抱诚守真的魄力。 冯超目前,正处于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意气风发,朝气蓬勃。虽然成绩斐然,但借古开今,化古为新之路迢迢、水长长,其仍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寂寞耕耘,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在艺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与成功。
岁次丙申处暑后三日杨宁记于济南灵鹫禅林
(责任编辑:admin)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品鉴定教研室主任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
11月6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
由中国当代书画家联盟、中国女书画家联盟、中国画廊艺术机构...
早听说龙泉宝剑的盛名,因喜爱便去龙泉市龙祥观道家养生园的...
借力珠三角区位优势,国石雕刻艺术谋求新发展 天工当代.国石...
曾经很多人这样问:艺术究竟有什么用?对于大部分人可能没有...
经文化部批准,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与北京西岸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