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新闻 >

烟霞羡独行——曹辉绘画艺术之我见

时间:2017-07-19 00:2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曹辉先生是一个有个性、有追求、有思想的画家,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他即以连环画享誉巴蜀画坛,而后又转向水墨人物画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曹辉曹家大院·夜归

 曹辉先生是一个有个性、有追求、有思想的画家,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他即以连环画享誉巴蜀画坛,而后又转向水墨人物画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曹辉    曹家大院·夜归   100×80cm    布本设色

  最早引起同行注意的是《曹家大院》和《茶馆系列》。巴蜀地区是我国最古老的产茶胜地,亦有“四川茶馆甲天下”的美誉。在宁静的农耕岁月里,人性中那份悠闲与舒适的追求便潜滋暗长,进而寻找某种形式的表达。泡茶馆便成为四川人最惬意的生活方式。在曹辉的笔下,老房子里人声鼎沸、眼下袅绕,一只只盖碗茶正散发出独有的清香,人们品茶、聊天、发呆、评理、听戏、打牌......神态各异,仿佛在这个空间里大事小事都能说个天方地圆、如云如雾,犹如川人所言:“一个桌子四只腿,说得脱来走得脱”。这些画面不仅描绘出川人与生俱来的从容气度和侵入骨子里的悠闲,更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茶馆简陋破败,却充满人世间的温情与感动。在这一系列中,曹辉借鉴了唐卡艺术的某些表现方式,在粗布上创作。他把布面局部用石头反复磨砑,使色彩能赋上画面,斑驳而灰暗的色彩,如青铜器敲出的浮雕,块面的积染构成了人物的体积感、明暗感和质感。《茶馆系列》是故事性、场景性、史诗性的完美结合。《茶馆》承载者极具特色的文化使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命的醇香。

曹辉 老茶馆·人物 68.5×108cm 纸本设色

曹辉 霓裳羽衣舞 123×388cm 纸本设色

  曹辉人物画探索的第二个方面即是唐风系列,包括《华清池》《唐宫仕女图》《霓裳羽衣舞》《秦淮夜》等,以及民国女性系列,包括《故园旧梦》《雅集图》《玉堂春》《锦江花月夜》等。画家截取了中国历史上的两段(中古的唐和近代的民国),大唐是中国艺术的高峰,又是中国古代艺术从前期转向后期的关键,无论是诗歌、书画都创造了一系列空前绝后的极境。曹辉笔下的乐舞,气势华贵恢宏,展现轻盈飘逸和生命情调,是自由的精神穿越千载而不绝的回响。而描绘唐宫女性的作品则以平铺列绘的方法将贵族生活以及仕女的形象刻划得生动传神,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尚、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画家在没骨的基础上辅以勾勒,虽为大写却极尽工巧之能事,有序的人物组合表现出画家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民国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年代,在静美的旧时岁月中,女性们既带有古典的韵致却又袅袅娜娜、如烟似缕,梦中人似玉,柳外碧连天。画家以朦胧之笔去表现一个唯美的旧日情歌,女子间微细的差异与复杂离奇的情感都漫化成沉醉婉转的时光流水;浪漫与梦想、向往与追求、失落与忧伤都那么优雅入骨、如雪若兰。画家以博大的包容、悲悯与同情把民国旧梦描绘得如诗如画,堪称梦幻现实主义点燃的岁月深处的沉香。从这一时期开始,画家尝试以重彩技巧融入中西方绘画观念上的探索,这个系列既有油画的浑厚深刻、色彩变幻细腻的特色,又具备中国画的意趣和文化内涵,标志着曹辉人物画风格的完全确立。

曹辉 锦江花月夜 335×144cm 纸本设色

  纵观曹辉近三十年的艺术道路,我们不难看出他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绘画建构。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学术价值,一、创作的随机性。曹辉作画从不设计粉本,即便是复杂的人物场景,也是随兴落墨,如潮起浪涌;画家首先以几个大的块面来控制大效果、大关系,他喜欢绘画过程中不断的偶然,忽而出现,忽而消失,感受这种偶然是艺术家的心灵,将这种偶然变为必然,是艺术家敏锐的心灵;曹辉在潮染中用“破”的方法增加色墨的层次性和偶发性。西画注重色与色的关系,曹辉则更注重色与墨的关系,叠色、渍染、冲水层层遍遍而形成物象的体面,不断叠加又形成无限多样的色相、色调,有浑化天成之妙。他自由的泼洒说明艺术将就是将瞬间化为永恒。在写实与变形之间,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在淡雅与灿烂之间,任何形式和技法都让位于生命的感受。二、色墨变奏中的抒情性。中国画分五色(青、黄、赤、白、黑),是三原色加两种极色,而复合皆备了大千世界诸色,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有之极、无之极的辨正关系,墨色上的浓重、浅淡、枯润、映衬,无不与书法的抽象性原则相通。曹辉布色不是用敷色或积色,而是以大笔刷色,是一种书写性布色。每一笔、每一块色都有呼应关系。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即是墨,墨即是色。正所谓设色妙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近来,曹辉又师法敦煌壁画设色法,把背景画的极为厚重,他把传统的背景留白转化为散点留白,创作出与一般水墨人物画不同的表现式样。艺术发展史证明,中国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交融的美的历程,各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跳动的生命节奏和心音,并没有人为的边际。曹辉之变不仅仅是技法上的改良,而是完成了一个从线条造型到线面结合的一次转变,这也是画家看世界方式的一次深刻变化。三、线条的多重性。一般认为,西方绘画在感觉的完整性上比较强烈,而中国绘画视觉最精炼的符号是线条的形式,所以“中国艺术是线条的艺术”成为一句公认的理论。其实准确地讲,中国艺术是线型艺术,而线条只是线型的一种。曹辉用粗笔代替细线,以色线将勾勒与赋色同步完成。他的线条节奏有着明显的对比。有的激越、有的潇洒、有的古拙、有的沉原,总是与空间的张合默默相呼应。他也善于将线条虚化在水、墨、色之中。墨与色在水中催生出无尽的幻化形态,而线就成为在缤纷的世界中寻找美的路径,似琴上之弦,不弹也入境、入情。有的线条不一定是客观实在所有的线条,而是画家构思、画家意境中需求一种有节奏的联系。

曹辉    秋水无声   90×179cm   纸本设色 

  曹辉先生是一个生活在自己艺术世界中极真诚的人,他以理想滋润生命,以生命护持理想。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乐器是为自己演奏的,一是琴,二是箫。曹辉的画也是顺应自己内心的呼唤而作的,他的作品有深沉的人生感、历史感,正是画家以个体的存在去领悟“大我”的情怀,以时空的现实机遇来接通天地的精神。他作品的意象美是深奥而又宽泛的。


丙申春于枕砚山房

 

作者/魏学峰,美术史及美术考古学家。

现任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
合作媒体 机构
关于我们 产品介绍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