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多重身份与共同体:牧云空间邀请展”于 4月28日下午开幕。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黄笃担纲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主办方邀请了部分参与牧云社的艺术创作者,以及活跃于牧云社周边更广阔领域的艺术家。包括丁乙、王艺、文芳、石大宇、闫平、杨中良、沈宝宏、张天爱和Johan Stjernholm、张宝全、陈文令、顾长卫、顾林、高磊、展望、蔡志松、谭平在内的17位创作者,为公众带来20余件富于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参展作品的品类颇为多元,涵盖了油画、版画、中国画、雕塑、摄影、影像、装置、综合材料、家居设计品等。 展览开幕式由策展人孟孟主持,并介绍了展览的筹办背景和历程,多位牧云社社员及艺术家致辞。
牧云社社长、企业家、艺术家、电影人张宝全说:“我的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年轻时参军,在老山前线留下的有关自然环境的心理经验。我的艺术创作往往来源于我多重身份的转换,多重人生经历的历练。‘工农兵商学’的工作经验,我都有所涉猎。我相信牧云空间的出现,会为身为‘多重身份者’的牧云社成员们提供更多艺术、公益理想展示机会。我们也会为牧云社的运行提供更多动力。” 牧云社理事、导演顾长卫说:“参加这次艺术的聚会非常开心,能够与牧云社的朋友、与公众分享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也是一种久违的感觉。”
从微观的创作实践来看,这批参展的创作者脱胎于新中国社会开放的历史浪潮,似乎自然具备了突破、实验、创造的天性。无论是抽象的油彩,新颖的综合材料,先进的影像技术,甚至是对物理学领域的借力,创作者们上下求索,追求先锋与唯美,狂想和省思,从不在个性挥洒和理性思辨二者之间的偏科。从宏观的人生进程来看,他们不断努力打破旁人眼中的刻板印象。有时,他们是最具先锋性的艺术家,最具跨界能力的电影人,最具社会地位的企业家,最具标志性的设计师,甚至是最具传奇经历的战地记者。有时,多样的头衔又聚焦于某一位人物身上。但无论身份如何,多轨道的生活创作方式,让身份的限制趋向于消弭,拒绝循规蹈矩的艺术创想或不同行业领域的跨界也成为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常态。
可以说,在他们的作品中,个性化的表达得到了最大的尊重,但承接传统和当代文化的使命亦从未被忘却。虽然手段各异,其作品却无一不诠释出真正的时代强音所应该连接的生命本源和现实经验。与此同时,这批创作者在艺术的探索中形成行为模式的共识,即秉持着对艺术的真挚和热爱,勇于走出已有成就的舒适区,刷新自身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期待阈值。这种胆气和智慧,保证了活跃于此的各路行家在精神面貌和创作面貌上无限接近着同频共振的状态。他们突破瓶颈,精进个人修为、创作技巧、观念高度,并积极向社会传播更丰厚的艺术财富的生活方式,与牧云社所主张和倡导的“艺术生活化”理念,以及通过艺术之手,为缔造更全面的中国社会公益事业助力的理想紧密契合在一起。
2016年伊始,来自商界、艺术界、收藏界等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组建牧云社,找到了育下艺术幼苗,为社会公益事业筑建尽绵薄之力的方式。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牧云社组织展览、慈善拍卖和艺术教育沙龙等活动,一方面赞助青年艺术家,筹办新人新作展,助力当代艺术事业发展,一方面赞助青年艺术家,筹办新人新作展,助力当代艺术事业发展,一方面帮助藏家发现最新的优秀艺术家及作品,一方面帮助公众走近艺术的方式,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尤其是为青少年提供与业界专家、大家的交流机遇。在此背景下,牧云空间的面世也为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和牧云社提供了属于自己和全社会的观念交流窗口,本次展览正是其在中国公益领域的一次发声,一次号召:呼吁更多同仁,无论是否身处牧云社,都可以通过艺术的身份介入公益事业,推动艺术公益项目发展。因为艺术的生命中也包含着反哺社会的使命,被滋养的社会文化土壤,也会继续孕育出更健康的艺术之苗。 另悉,本次展览所获部分捐赠收入也将基金会投入支持更多的公益项目,而展览也将持续向公众开放至6月2日。
多重身份与共同体:牧云空间邀请展 【主办】北京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 【学术主持】黄笃 【策展人】孟孟、高凡丁 【艺术家】丁乙、王艺、文芳、石大宇、闫平、杨中良、沈宝宏、张天爱和Johan Stjernholm、张宝全、陈文令、顾长卫、顾林、高磊、展望、蔡志松、谭平(按姓氏笔画排序) 【开幕式】2019年04月28日16:00-18:00 【展览时间】2019年04月29日-06月02日 【展览地点】牧云空间(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院苹果社区北区6号楼6-96) 基金会介绍 北京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是由牧云社于2016年出资发起,经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而成立的公益性慈善组织。其理事成员包括了关注与支持艺术事业的企业家、收藏家和具有公益心的艺术家、音乐家、舞蹈家、导演、建筑师、摄影师、演员、文学家、评论家等。 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致力于资助和培养青年文化艺术人才,开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专业艺术教育,提高公众文化素质,扶持各类文化艺术机构及项目,推动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弘扬中国文化,帮助中国新艺术作品走向世界舞台等,并将努力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文化艺术基金会。 (责任编辑:admin) |
11月6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
由中国当代书画家联盟、中国女书画家联盟、中国画廊艺术机构...
早听说龙泉宝剑的盛名,因喜爱便去龙泉市龙祥观道家养生园的...
借力珠三角区位优势,国石雕刻艺术谋求新发展 天工当代.国石...
曾经很多人这样问:艺术究竟有什么用?对于大部分人可能没有...
经文化部批准,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与北京西岸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