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件“古书”近日在石刻艺术博物馆展出,展现中国汉字从商代到唐宋的变迁。 这些文物均来自安阳博物馆,是中国古代碑刻、青铜器的拓本。展厅中,待观众细品的“古书”件件有故事。例如很可能是目前已知汉碑中独一无二的商人之碑——东汉熹平元年严巨昭残碑拓本;豫北地区出土北齐时期最大的一块墓志——薛修义墓志拓本;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官员墓志——北宋韩琦墓志拓本等。 《三体石经》也在展览中展出。曹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在洛阳太学竖立的用古文、篆书、隶书等3种字体刊刻的儒家部分经典,也称《正始石经》《魏石经》。刊刻内容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的第二部石经。马衡先生曾统计共得2576字。《三体石经》保留了大量战国古文字,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并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平面拓本,展览中还有部分青铜器的全形拓。“中得”青铜斛、“臣”字青铜鼎、火纹青铜鼎等商代重器经过3D打印,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展览还专门设置了动手活动区域,观众可以穿越回古代当匠人,体验传统拓片技法和木板拓印。 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2月28日,观众可免费参观。 (责任编辑:admin) |
10月13日,色彩无锡2018无锡油画展在凤凰艺都 美术馆隆重开幕,...
日前,永恒的丰碑2018盐城红色文物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在我市举行...
作为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展演板块的新创剧目,由苏州芭...
沉寂已久的艺术品交流、拍卖,在无锡上演。一场主题为臻品荟...
为期5天的第八届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昨日闭...
扬州市扬剧研究所的青年演员们,昨晚给南京观众带来一台经典...